【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跨越时空的三个女人,因为一个名字被联系起来----戴罗薇夫人。弗吉妮娅·伍尔芙,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伦敦郊区,正在完成她最后一部小说《戴罗薇夫人》。游走在虚构与现实生活边缘...

相关资源:- 点击获取

生存、死亡、自由、束缚、解脱,这么多的字眼融汇于短短的114分钟。故事铺排于一个昼夜,黎明与黄昏,日升与日落,带来的不是一如往常的祥和与安宁,而是生活给人的困惑与迷惘。故事里,一天即一生。 (作者:比斯开湾海妖)

2003年的第75届奥斯卡,它获得了9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配角在内的重要奖项,然而最终只拿到了一个奖,算是奥斯卡的一大遗珠。也正是这部影片,把妮可·基德曼推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它就是《时时刻刻》。

有了妮可基德曼、朱利安摩尔和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三大影后和戏骨加盟,影片的可看性提升一大截。曾凭借《跳出我天地》和《朗读者》享誉全球的英国导演史蒂芬·戴德利,虽然电影产量不高,还经常忙于导演话剧和音乐剧,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展示了他娴熟的技法以及独到的人生观。

时时刻刻

一道华丽的视听盛宴,些许启示与思考。

影片讲述了三个不同时空的故事: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伦敦郊区,正在完成她最后一部小说《达洛维夫人》;

朱利安·摩尔饰演的罗拉生活在二战后的洛杉矶,读了《达洛维夫人》的她对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2001年的纽约,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克拉丽萨在为她患艾滋病的旧友准备晚会,他喜欢称呼她为“达洛维夫人”。

除了影片开头和结尾伍尔夫投河的场景,故事聚焦于三个女人一天的生活。三个不同时空的场景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在银幕上不断切换。导演平行叙事的娴熟手法在本片中完美地体现了出来,一句关于买花的台词、一个插花动作都能玩转得如此游刃有余,将三个场景自然流畅地接合在一起。

《达洛维夫人》这本书是三个故事最重要的联系。这本书是伍尔夫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维在一战后英国一天的生活细节。编剧深谙这部小说原著的细节与精神,把它融合于电影。影片的第三个故事和小说的情节如出一辙,达洛维夫人去买花,然后举办宴会。

然而电影与小说不同的是,小说中的达洛维夫人的宴会圆满成功,名流济济,而电影中“达洛维夫人”的宴会门可罗雀,黯然收场。小说和电影中,达洛维夫人都有一个患病的朋友,他们都跳楼自尽而死。影片关于《达洛维夫人》的设定新颖且吸引人,以一种巧妙的形式赋予了电影独特的文化内涵。

影片的氛围细腻唯美,这得益于很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自然是三位女演员的出色表演。妮可·基德曼看似散漫的表演高度还原了伍尔夫的形象,那种对生活之外的事物的渴望在平和的语调和忧郁的眼神之下喘着粗气。以隐忍克制的演技著称的朱利安·摩尔在影片中依然延续她的风格,把一个四十年代的家庭主妇对平庸生活的厌倦演绎得真实又令人同情。梅丽尔·斯特里普对情绪的控制使得整个银幕场景充满张力。

配乐和视觉设计也非常讨喜。钢琴和弦乐的合奏一直是很受欢迎的配乐形式,跌宕起伏并不断重复的配乐对情绪渲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个故事中的布景和服装、发型设计完美契合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复古审美,场景中的每一个女性角色都像一件经过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关于女性主义,
生活与生存,

- 还有死亡

与《钢琴课》《末路狂花》等影片不同,我并不认为《时时刻刻》中的女性主义是导演刻意想要强调的,影片中存在的女性主义只是点到为止。最好的体现便是三个故事中的三个女女同性之吻。第一个故事中,男性角色,即伍尔夫的丈夫作为伍尔夫的监护人,第二个故事中,罗拉的地位相当于丈夫的附庸,女性的独立遥遥无期。

而三个同性之吻则摆脱了男性的情感力量的干涉,在影片中作为一种独立的情感形式而存在,无疑是女性主义的表现。现实中的伍尔夫也是女权运动的旗手,电影中伍尔夫在小说中写下的第一句话“达洛维夫人说:‘我要自己去买花。’”这便是女性主义的宣言。

关于生活与生存的主题,在第二个故事中体现得最为完整与彻底。生活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罗拉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有体贴的丈夫和听话乖巧的儿子。

《达洛维夫人》这本书不断促使她追问自己生活的意义究竟何在,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机械式的生活让她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为奴十二年》的主人公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想要生活,
而不是生存。

- 幸福地死去

四十年代的美国,女性的社会形象似乎是社会为她们描摹设计好的,勤俭持家,相夫教子,这些教条深深地烙印在了全民的集体无意识之中。

但罗拉的精神与思想游离于这个根深蒂固的体系之外,她渴望的生活在别处,在一个她看不到的地方,也许是死亡的深渊,她宁可死亡也不愿苟且地生存。

平凡与平庸这两个带有完全相反语义色彩的词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相同的。当你过着那种年月日如出一辙的生活,单调乏味的时刻像枯枝落叶一般填充着你的生活,但你拒绝这种“生存”式的生活方式,想要摆脱这种束缚,那么这样的生活便是“平庸”;

然而如果你欣然接受并乐在其中,即使你曾在其深渊中苦苦找寻仍然看不到任何意义,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美其名曰“平凡”。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自己一口圆井中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平凡也好,平庸也罢,生活之于每个人的背面,都是一道深渊。

影片诠释得最为深刻的主题便是死亡。伍尔夫患有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她徘徊于小说的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交界地带,承受着巨大的被束缚感,内心渴求着死亡。

伍尔夫的自杀心理涉及精神病学领域,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较难理解,影片也没有作出非常到位的阐释。但是第三个故事对“自杀”的解读如庖丁解牛,细腻透彻,震撼人心。

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克拉丽莎有一个患有艾滋病的旧友理查德,他是一位作家,才华横溢但是生活难以自理,他无法忍受绝望的生活,但是为了克拉丽莎而坚强地活着。直到这一天,他终究不堪生活之痛与生活之无意义,纵深从高楼跃下,像《达洛维夫人》中的那个诗人一样。

“如果我死了,你会不会生气?”这是理查德对克拉丽莎说的话,他害怕他的自杀会使克拉丽莎怪罪于他,仿佛自己是为了她而活。

当我们失去一个亲朋好友时,我们悲伤的是什么?

是为他们无法再见到这个世界金色的阳光感到惋惜?是设身处地代入他们曾受之苦之后的惊惧?或者是因为自己的情感地图突然沦陷一块之后再也无法弥补而感到不知所措?

在情感方面,人都是自私的。自杀也好,挽留也好,都是在自己的情感即将溃堤之前做出的选择。从一个正常人的眼光看,自杀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度不负责任,非常多的人喜欢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批判那些自杀的人,痛斥他们给家人带来了多大的痛苦。

而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它摒弃了主流的道德偏见,表达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人文主义关怀,它通过理查德这个丰满的人物来描绘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从厌世的初衷到最后自尽,产生了强烈的移情效果和代入感,让你深切感受人物那种令人同情的绝望。

对于一个经过内心的徘徊与挣扎最终选择死亡的人,除了同情,我的情感态度更多的是尊重,他敢于直面血淋淋的绝望,然后颤抖着双手按下最终的按钮,死亡是最好的选择。

而有些人根本不敢直面绝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意味着什么,就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才是对生命的玩弄与亵渎。

没有感受过别人的绝望,
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和评论呢。

- 对位思考

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影片《爱》讲述的是一个老年男子不忍妻子受病痛折磨,最终用枕头将她闷死的故事,这样的爱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能够接受。

影片结尾是伍尔夫投河的场景,配合着画外音——伍尔夫写给丈夫的遗书:

“亲爱的雷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莱纳德,要记住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获取资源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